李华新总领事在领馆开放日活动上的致辞
(2013年11月11日)
尊敬的各位家长和老师,可爱的孩子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
可爱的孩子们,我首先要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从今年6月份来到澳大利亚,我在这个大厅里举办过很多联谊会,招待过很多客人,你们是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听说你们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节目,我们都非常期待。
我要向澳大利亚领养中国儿童协会表示感谢。1999年,中澳两国正式签订跨国收养双边协议,开始了在跨国收养领域的合作。十多年来,你们为增进中澳在该领域的合作而孜孜不倦地工作。你们的工作改变了无数中国孩子的命运,也给无数澳大利亚父母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我也要特别向领养中国儿童的家长们表示感谢。我也是一个父亲,深知养儿育女的不易。你们还要克服语言、文化和生活习惯等许多困难,注定要比普通父母付出更多心血和汗水。感谢你们的悉心照顾,感谢你们为孩子们提供的良好生活和教育,让他们成长得这么健康、活泼。更难得的是,你们尊重孩子的祖籍国背景,愿意帮助孩子们学习中华文化,其中体现的爱和包容让我们感动。2500年前的中国古代伦理学典籍《礼记》中有句名言:“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你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句话里蕴含的博爱精神,我要代表总领馆,代表孩子们的祖籍国,向你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我还要向今天出席活动的多个社区中文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中文是非常美妙的语言,其难学也是世界闻名的。各位老师致力于在海外发展华文教育,克服了许多困难,取得了桃李芬芳的好成绩,我在此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感谢各位同学们对中文的垂青,中国有句古话叫“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同学们不断培养兴趣,坚持不懈地学习,你们就一定能够学好中文并通过它进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殿堂。
领养孩子们没能在中国长大,但中国政府从未忘记他们,时刻牵挂、惦记着他们的成长。我们希望借助这次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一次近距离感受中国的机会,也希望进一步加强总领馆同各领养家庭的联系。总领馆将与领养中国儿童家庭协会及各位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并愿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
亲爱的孩子们,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早在1848年,就有中国人来到澳大利亚定居、谋生。你们的血管中流淌着古老中华文明的血液,又在澳大利亚社会中茁壮成长,这是上天赐给你们的特别机缘。我祝福你们在澳大利亚幸福、快乐地成长,长大后成为一个自立自强,能够承担起对家庭、社区和国家责任的人。如果更进一步,你们不仅做到了上面这些,还能为增进中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伟大国家的友谊而做出自己的贡献,那么我和你们的澳大利亚父母、老师都将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希望你们享受这个下午,以后常来总领馆做客!
谢谢大家。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4周年招待会1日晚在悉尼歌剧院隆重举行,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马朝旭、驻悉尼总领事李华新,新南威尔士州州长代表、规划与基础设施部长Brad Hazzard,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James Allsop阁下和新州首席大法官TF Bathurst,澳洲潮州董事局主席周光明先生、澳大利亚华人团体协会吴昌茂主席,驻新州领团,华人华侨、中资机构和留学生等各界代表出席。
李华新总领事在致辞中说:
建交41年来,中澳关系日臻成熟和密切。今年初,两国确立了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建立了相互信任、互利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澳新一届政府执政后,多次表示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将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建设性地推进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中方愿同澳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不断加强双方在各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推动中澳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当前,中国与新州政治、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日趋密切,最近中国首次成为新州最大的海外游客来源国;著名的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首次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点亮“中国红”;不久前新州政府首次在州议会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举办专场庆祝活动。这些众多的“第一”,彰显了中国与新州关系正在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也使中澳两国人民的心走得更近。
澳洲潮州同乡会董事局主席周光明说,今天是新中国成立64周年国庆,我们祝愿中澳两国友谊不断加深,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取得新成果。澳大利亚新政府重视发展对华关系,中澳友好关系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让我们共同努力,促进中澳两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共同繁荣。
招待会后,北京一零一中学金帆交响乐团的小艺术家们为澳大利亚各界朋友奉献了精彩的音乐会。在著名指挥家邵恩、刘凤德激情指挥下,音乐会以交响序曲《红旗颂》开场,展示出恢弘大气,之后依次演奏了《卡门》第一组曲、《天方夜谭》第四乐章、《豪勇七杰》等名曲,当奏起澳大利亚民歌《羊毛剪子咔嚓响》时,剧场中掀起了高潮,最后演奏了大家喜爱的《歌唱祖国》等曲目,演出在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中结束。